日本债券市场在创纪录的暴跌后略有回升,因未实现损失 [飙升]
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周五小幅上涨,在经历了长期债券收益率创历史新高的残酷一周后有所回升。
受通胀担忧、投资者兴趣疲软以及对日本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的担忧加剧等因素推动,股市在经历了连续五天的抛售后出现反弹。
根据据路透社报道,债券市场的混乱始于数据显示四月份核心消费者通胀率飙升至 3.5%(两年多来最高),这给日本央行带来了继续积极加息的压力。
20年期、30年期和40年期债券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随着日本立法者推动削减消费税,交易员纷纷抛售这些超长期日本国债。在公共债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许多人认为此举过于鲁莽。
债券价格暴跌。与之相反的收益率则全线飙升。周三,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触及创纪录的3.185%,随后周五回落至3.115%。4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周四触及3.675%,随后回落至3.6%。
日本央行对超长期收益率螺旋式上升做出反应
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周四打破沉默,向记者表示央行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他没有宣布任何直接行动,但市场将他的言论视为警告。
周二举行的20年期债券拍卖未能吸引到强劲的竞标,这加剧了市场对政府需要出售的巨额债务的担忧。投资者似乎已经耗尽了资金。
瑞穗分析师周五的言论总结道:“日本国债在超长期领域变得‘难以消化’的风险依然存在。”他们补充说,政府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削减长期债券的发行,以避免进一步的混乱。
但即使周五有所回升,也并没有让人感到轻松。日本定于下周再次拍卖40年期债券。如果收益率进一步飙升,没人愿意承担责任。
短期债券也出现波动。10年期基准日本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跌1.5个基点,至1.545%。两年期和五年期债券收益率也出现小幅下降。此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本周晚些时候上涨,全球股市普遍出现波动。但这并未让东京的任何人相信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日本生命等企业亏损严重
日本金融机构的压力已显而易见。周五,日本生命保险公司(Nippon Life Insurance Co.)报告称,截至3月的财年,其日本债券投资组合的未实现损失增加了两倍多。
该公司表示,由于利率上升导致其持有资产的价值缩水,账面损失总额较上年增加 3.6 万亿日元,约合 250 亿美元。
日本生命保险公司上个月曾警告称,计划削减主权债务购买规模。现在原因显而易见。其投资组合中充斥着长期债券,主要是30年期日本国债——投资者本周纷纷抛售的正是这些债券。该保险公司还证实,出售日本政府债券的实际损失为5000亿日元。债券在上一财政年度。
其他金融机构也受到冲击。农林中央银行周四表示,今后将对购买政府债券“非常谨慎”。索尼人寿保险公司宣布,如果国内利率持续上升,可能会开始出售部分债券持有量。这些机构都在寻求避险,以防下一次冲击。
就连日本生命保险的做法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它在4月份加大了债券购买力度,但现在计划放缓购买速度,并按账面价值减少其债券持有量。他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传递的信息很明确:目前的收益率高得令人难以承受。
长期加密货币交易员和炒作者 Arthur Hayes 在 X 上对 Nippon 的决定发表了评论,说,“当人寿保险公司(根据法律,它们几乎只能购买政府债券)受到打击并需要撤资时,债券市场就完蛋了。日本央行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加大印钞力度只是时间问题。”
KEY 差异线帮助加密货币品牌快速突破并占据头条新闻
(责任编辑:要闻)
-
” 不过,虽然这次增资计划搁浅,但蚂蚁金服依然是永安行自行车的重要股东。...[详细]
-
莱伯泰科:优化岗位人员结构以提高人均效益,成功销售多台质谱仪产品于半导体行业
从果壳的在行、知乎live,到罗辑思维的得到,以及36氪的开氪。...[详细]
-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总结成两点就是:1、创业不要追求风口,但要把握时机,多尝试到不被很多人关注的“荒野”中寻找创新;2、创业,先让自己成为狼,找一群可以和自己互补...[详细]
-
另外,单车共享比专车政策风险低,所以在政策方面还是相对有信心。...[详细]
-
尽管BML并没有niconico超会议所涵盖的内容那么广泛,而是以UP主以及一些偶像、歌手的歌舞表演为主,但是BML去年演出门票仍在不到2个小时内就售罄,舞蹈区、游戏区、音乐区的活跃UP主们也以此...[详细]
-
运输速度变慢了,但是我们在中间解决了其他问题:原来这个行业的上游特别缺钱,而且银行一般不敢贷款。...[详细]
-
这类鞋,毕胜的仓库退回有两万双,也就是2000万的损失。...[详细]
-
博客:除了专业的独立博客网站,大多数选择新浪、网易、搜狐、QQ空间等免费博客。...[详细]
-
如果没有用户在平台上这一切自发的创作,无论是niconico还是niconico超会议都无法得以延续。...[详细]
-
说起喜欢用饥饿营销的品牌,很多伙伴第一想到的就是小米,虽然小米的饥饿营销随着竞品的迭出而大失效果,但依然让人忘不了小米曾经的疯狂。...[详细]